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分享該獎項。今年的獎金一半授予愛爾蘭和日本科學家,表彰其在治療蛔蟲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貢獻;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對瘧疾治療所作的貢獻。屠呦呦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科學類獎項的中國人。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頒獎詞中如是評價屠呦呦在青蒿素發現中的貢獻:“瘧疾每年感染的人數接近2000萬,而青蒿素目前已被廣泛用在瘧疾橫行的地區。結合其他治療手段,瘧疾的致死率整體能夠下降超過20%,在孩童患者身上能夠超過30%。單就非洲而言,這意味著每年有10萬人的生命被挽救!薄巴肋线鲜紫劝l現了這種名為青蒿素的化合物……對于全球人口的健康所帶來的健康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今年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將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3位學者,他們的共同點是在最具破壞性的寄生蟲疾病防治方面作出了革命性的貢獻。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頒獎詞中表示,寄生蟲病千百年來始終困擾著人類,并一直是全球重大醫療健康問題之一,對世界貧困人口的影響尤其嚴重。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發現了阿維菌素,這種藥品從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病率,對其他寄生蟲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上述兩種研究發現都為人類抵御嚴重的寄生蟲病帶來了極大希望,為成千上百萬人抵御寄生蟲病及改善機體健康帶來幫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表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直鼓勵和傾向于原創性、對人類健康與疾病救治有巨大影響的科研成果,今年授予在寄生蟲病防控藥物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3位科學家,體現了其關注全球人類健康與醫學進步的一貫風格與原則。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磥,此次諾貝爾獎授予寄生蟲病防治領域,充分表明諾貝爾評選委員會重視基礎研究,尤其是能夠造福民眾的基礎研究的評獎導向!翱茖W研究要做‘頂天’的研究,做別人沒有做過的研究,研究世界上最關鍵的、最難回答的科學問題,但更要做‘立地’的研究,解決民生問題! 高福分析認為,基因編輯技術、腫瘤免疫治療是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預測熱門,但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獨辟蹊徑,將大獎頒發給青蒿素和阿維菌素的研發者,與近兩年埃博拉疫情的流行有很大關系。他提示,此次大獎頒發也是寄生蟲病防控的重要指向標,大家仍需要關注盡管現在看來已經不多見的寄生蟲病。同時也需要關注以寄生蟲病為代表的貧窮病,包括埃博拉等,進而解決全球性健康問題。 來源:健康報 |